调查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 正文

关于我区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情况的 调查报告
2017-11-28 12:57:00   来源:   点击:

按照区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安排,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先后深入西河、永嘉、大庙等23个镇街,实地查看了各镇街小型水库、山坪塘、电灌站、农田水利灌溉及城乡供水设施等现场,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入户走访、开展座谈、集中视察等方式,对我区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兴水利、除水害目标,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建设好、管理好民生水利工程和一批骨干水利工程,较好地发挥了水利基础设施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增长、推进结构调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截止目前,全区已建成各类水工程设施共8617处(不含微型水利工程)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107座、山坪塘6782口、石河埝723口、引水渠堰379口、电灌站514座、渠道758公里水电站24装机46565千瓦城镇供水厂(站)26个、农村集中式饮水工程60处。

   (一)坚持规划引领,水利改革发展谱写新篇章

近年来,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遵循五大发展理念,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突出目标引领,坚持科学谋划,合理确定区域水利发展布局,按照“筛选储备一批、筹划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滚动发展要求,明确主要建设任务,科学编制水利发展规划。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在编制完成《铜梁区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还编制完成了《“十三五”高效节水灌溉总体规划》、《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十三五”规划》15个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形成长期规划引领、短期规划落实、综合规划导向、专项规划具体的规划体系,为工程立项和纳入国家计划、争取上级资金打下坚实基础。十二五期间,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责、形成合力原则,发改委、财政、水务、农国土房管局、环保等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克难攻坚,锐意进取,合力推进水利设施建设累计完成各类水利投资20亿元十一五期间的3,水利改革发展开创新局面。

   (二)加大建设力度,水利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是重点水源工程成效显著。完成安居提水(一期5万吨)工程并于201412月投入运行,基本解决城区用水难题,目前正加快推进安居提水(二期)工程,建成后将全面保障城区用水需求。新建小北海中型水库,有效缓解城市防洪和城镇供水压力。完成玄天湖水库中型续建及新建莲花湖水库(小二型)工程,为农业产业项目发展提供水源保障。

二是民生水利建设有序推进。2亿元整治山坪塘3000口,新增蓄水600万立方米,新增灌面14万亩。投资约3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红层打井,建成农村供水工程131处,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投资8500多万元除险加固小(二)型病险水库60座,恢复兴利库容350万立方米、防洪库容340万立方米。投资9110余万元整治维修电灌站132处、渠道144公里,完成5个市级脱贫村4762人饮水安全精准扶贫任务,实施城区“一户一表”改造2万户

三是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区水务、农业、国土等部门密切配合,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田灌溉系数由0.42上升到0.48区水务局通过实施大中型灌区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整治渠道109千米,改造排灌站21新建集雨工程、塘坝、引水堰闸309处,渠道14千米、管网38千米、渠系建筑物10座、机电泵站34区国土房管通过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建成山坪塘285口、排水沟50米,整治面积达22万亩区农委通过实施基本口粮田、千亿斤粮食能力田间规划和土地治理项目,新建和整治排灌沟渠55.7米、新建和整治山坪塘67口、新建蓄水池45加宽河道468米。

四是水环境水生态持续改善。结合全面推行河长制,区水务局和区环保局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推进环保突出问题整改落实,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治理。共排查出以工业污染、场镇生活污染、农村面源污染为主要污染源的河库污染问题534个,目前已完成整改落实230在南城、安居等镇街西河石桥水库、围龙桥亭水库等水库实施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农发水保、水系森林水资源保护及生态涵养工程项目,治理面积达46平方公里,修复改善水体面积4000余亩。

   (三)强化监督管理,工程质量和建设资金得到较好保障

一是严格工程招投标程序。严格按照《重庆市招标投标条例》和铜梁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有关规定,加强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管理,全力打造阳光工程

二是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严格水利项目的建设施工管理程序和质量标准,认真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等一系列制度,使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和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在施工过程中,形成项目监理机构、业务主管部门、相关镇街、村社及群众代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方位、全过程、多环节、多层面地进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

三是强化工程资金监管。区财政局出台《铜梁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铜梁区农业财政资金补助项目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铜梁区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水利项目资金使用、拨付管理加强水利专项资金的使用审计,确保水利专项资金足额拨付到项目业主,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四)落实管护责任,水利设施运行管理基本正常

按照谁受益,谁负责”“属地管理”等原则,针对不同水利设施,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采取多种管理模式加强水利设施运行管理,提高水利工程效益。其中,中型水库由管委会进行管理,小型水库由区水务局或委托镇街管理;山坪塘由镇街与村社集体组织签订管护责任书,明确专人进行管护;电灌站由所在镇街及村社、受益农户进行管理,区财政每年预算600/处管护经费予以补助;城区水厂由龙泽水务公司负责运行管理,镇级水厂分别由区兴利中心、镇街或私人负责运行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则由工程所在镇街负责运行管理;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田灌溉等项目水利设施建成后交由相关镇街和村社管理,并按相关规定计提并拨付使用工程管护资金。从总体上看,我区水利设施管理责任明确、整体运行良好,较好地发挥了水利设施惠民生、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水利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近年来,我区加大资金投入,大兴水利设施建设,但因历史欠账太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农田水利发展中的“短板”。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管理滞后,原有电灌站、渠道受时间及人为因素影响,工程老化失修严重,部分沟渠多年未进行全面清淤,造成排灌不畅,综合利用率偏低。部分既无外地引水,又无中、小型水库的易旱镇季节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的问题较为突出,应对干旱能力不足。

(二)重建轻管现象比较突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产权不明晰、管理体制不顺、管护经费欠缺,导致“建、管、用”脱节。很多水利设施竣工后交由村集体粗放式管理,村社无力承担工程管护费用,设备设施损坏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修复,部分工程建成后甚至长期处于无管理机构、无管理人员、无管理经费的“三无”管理状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群众参与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缺乏,爱护水利设施的责任意识随之减弱,完全依赖政府建、管、修,水利设施损毁严重。

   (三)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任重道远。近年我区大力实施农村人饮安全工程,人饮主管网通达多数村社,但进家入户的支管网建设力度不够,饮用自来水的农村居民占比不高。部分场镇水源不足、制水能力弱的问题仍较为突出,特别是小规模供水、分散式供水水处理工艺简单,缺乏必要的水处理措施和消毒设施设备,水质无法得到保障。目前尚未健全完善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维修专项资金制度,农村人饮安全工程有人建、无钱管,运行艰难。总体上看,农村人饮安全仍存在入户率不高、水质水量不稳定、水价偏高、管网管护维修不及时等系列问题,要彻底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任重道远。

   (四)农村水源污染亟待解决。随着城镇的环保“门槛”越来越高,部分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企业转向农村,大量排放工业废水,不断污染农村环境。农业投入品监管较难,滥用农药、化肥、废旧农膜等现象仍然存在,农村畜禽和水产养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物超标,造成农村水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水收集较难,生活垃圾收集后难以处置,加之群众缺乏环保意识,生活垃圾随手乱扔、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的现象较为普遍。工业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成为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源,亟需加大力度防范整治。

三、意见建议

(一)统一思想,凝聚推动新时代水利事业向前发展强大合力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兴水利、除水害,事关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党的十九大报告多处涉及水利工作,并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在水资源管理、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改革创新等方面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更高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委实业立区、创新强区、开放兴区、生态优区战略,着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问题,加快构建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惠及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把水利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充分利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加大水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水利建设,为水利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整合资源,统筹抓好水利设施规划布局

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并积极对接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相关政策和扶持重点,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上级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统筹安排水利、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科学调配部门项目,使项目深度融合,确保各部门水利设施建设项目与水利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努力提高水利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在财政部门按相关规定建立完善水利设施建设长效投入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政府规划引导、企业建设运营、市场运作筹资的水利建设新模式,创新水利建设投融资渠道,逐步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三)突出重点,着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水利建设投资拉动作用、经济支撑功能和生态环境效应。二是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快完善农田灌排体系,着力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三是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加大水库、山坪塘、电灌站整治维修力度,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扎实做好水利扶贫工作,夯实水利基础惠民生。四是围绕绿色发展理念,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重点,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强化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保护,夯实水资源管理基础,扎实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水生态涵养保护,统筹推进城乡水生态文明建设。

   (四)健全机制,努力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深入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对水利工程用地进行确权划界,理顺工程建后管理关系,产权全部明晰到人(单位)并发放产权证书,坚持“谁受益、谁管护、谁损坏、谁维修”的原则,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管护主体和经费,明确管护职责与义务,建立每个水利工程一份管护档案、一份管护协议、一个管护主体、一笔管护经费“四个一”的管护机制。针对不同类型工程特点,积极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多种工程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可结合实际成立专业化维修养护队伍,组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开展集约化的维修养护服务。在确保工程安全、公益属性和生态保护的前提下,鼓励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和委托管理等方式,实施小型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搞活经营权。同时,制定出台水利工程管护相关政策和规定,进一步健全水利工程管护制度,并组织执法机关严厉打击破坏水利设施的违法行为,积极化解水事矛盾纠纷,为水利工程建管保驾护航。

   (五)强化治理,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按照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部署和要求,不断加大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对环保手续不齐全、环保设施不配套、环保管理不完善的企业,限期实施升级改造,确保实现废水、废弃、废料等全面达标排放;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小散乱污”企业,坚决关停取缔。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完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和集中处理办法,继续推进农村改厕和沼气池的建设,对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大力提倡生态养鱼,严格限制精养。积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指导农民合理施用化肥、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同时,加大水利法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教育群众树立水利意识。加强环保、水务、国土、渔政、城管等职能部门联合执法,对沟渠的拦网设施依法治理,对禁养区规模畜禽养殖、塘库肥水养鱼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区人大常委会农工委调查整理)


上一篇:关于铜梁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下一篇:关于巴川河后续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置 顶 打 印】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重庆市铜梁区人大常委会 渝公网安备 50022402000206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