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进我区旅游产业良性发展,按照区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安排,在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领下,调研组历时数月,先后到区旅游局和小北海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旅游部门、旅游企业负责人和关心关注旅游产业发展的人大代表及各界知名人士的意见,实地察看小北海、玄天湖、黄桷门、安居古镇、土桥镇荷花园等景区,并赴四川、重庆部分区县考察了知名景区景点。现将调研情况报告于后。
一、我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区在打造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的进程中,高度重视顶层设计,确立“545437”总体发展思路,立足重庆主城近郊区位优势,牢牢坚持旅游产业化导向,强力实施“旅游兴区”突破战略和“环境立区”永恒战略,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步骤和“城市魅力彰显、旅游亮点纷呈”美好愿景,邀请专业旅游设计团队完成《铜梁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铜梁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确立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生态旅游三大产业体系,按照“旅游产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同发展思路,加大景区建设力度,“一体两翼”及“一城三区五朵花”的文化旅游城市大格局已经形成。
(一)景区建设大变样。虽然我区旅游业起步较晚,但自2013年我区提出打造一个有产业支撑、有文化内涵和有影响力的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以来,旅游业发展迅速驶入快车道。经过2—3年的加速发展,各重点景区核心旅游景观打造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基本健全,旅游接待能力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攀升,景区建设实现“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安居古城坚持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目标和“旅游产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同发展思路,完成三条古街和湖广会馆、天后宫、城隍庙等重点古建筑修复,配套完善古城餐饮、住宿、酒吧、特色购物点等接待设施等,对外开放一年多来深受游客好评,节假日单日游客最大接待量达到9万人次。黄桷门奇彩梦园、三色·乡下时光和爱莲湖湿地公园、桂花园、腊梅园等“五朵花”重点乡村旅游景区相继建成开园,景区核心景观基本形成,进出道路、游步道、观景台、休憩点、餐饮店等接待能力均有较大幅度提升。截止目前,全区已成功创建国家A级旅游9个,其中4A级1个,3A级3个,2A级5个。巴岳山玄天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安居镇和土桥镇成功创建市级特色旅游名镇。启动“全国旅游厕所革命”工程,新建旅游公厕12座,改建24座。为全区旅游景区配备外部导视标牌150余块,各景区内部导视系统基本完善。
(二)宣传营销亮品牌。一是形象宣传树品牌。利用高速路T型牌、江北国际机场灯箱、主城区商圈LED巨屏、成渝地区加油站龙门机、飞机航空杂志、轻轨3号线广告屏、主城公交车身广告、重庆电视台、重庆交通广播等近30个平台,开展安居古城和其它乡村旅游产品的立体形象宣传和品牌覆盖推广,极大地提升了铜梁旅游的品牌知名度。二是网络新媒体造热点。利用网络新媒体传播快、效率高的特点不断制造炒作铜梁旅游营销热点,保持铜梁旅游市场热度。在华龙网、大渝网等网络主流媒体上开设铜梁主题宣传专页,借助移动通信公司平台开通移动手机报和入境关怀短信项目,全年推送旅游信息6000万条次以上。开通“中国铜梁旅游网”和“铜梁旅游”微信、微博等宣传平台,建立自媒体网络宣传矩阵,定期组织网络大V团队和论坛圈层对铜梁旅游产品进行强力推广;三是活动营销增名气。举办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世界旅游小姐中国赛区总决赛,精心策划组织“安居古城新八景探寻系列”、“《何日君再来》新版歌曲全球征集活动”、卖花女郎、水云龙重现安居等热点事件,为我区聚集较高的旅游人气。利用中国第四届西部旅游博览会等专业展会平台大力推广铜梁旅游产品,先后赴成都、资阳、遵义、南充和重庆主城五大商圈等地组织铜梁旅游推介会。四是旅游协作强力量。成立山西平遥、四川阆中、安徽徽州、重庆安居等参加的中国四大古城战略合作联盟,建立定期会晤机制和良好协作关系,组织“全国知名媒体四大古城行”活动,做到客源、产品互联互通,资源、信息共建共享。五是举办节会聚人气。组织举办安居古城民俗表演活动、黄桷门奇彩梦园开园活动、三色·乡下时光开园活动、侣俸牡丹节、蒲吕玫瑰节、双山樱桃节、土桥荷花节等活动或旅游节会。通过持续宣传营销,铜梁旅游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城市形象和影响力明显提升,“铜梁龙、中华龙、重庆铜梁欢迎您”和“何日君再来,一个让您记住乡愁的地方,中国第四大古城—重庆安居古城欢迎您”品牌宣传语在成渝地区已深入人心。2014年以来,铜梁先后荣获“第20届金旅奖·十大文化魅力旅游目的地”、“中国十大最美乡愁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最具文化魅力城区”等十余项殊荣,铜梁旅游在成渝两地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三)旅游经济猛增长。加大旅游商品市场培育,开发生产龙灯、龙绣、陶瓷刀、庹氏书画、何氏木雕等30个旅游纪念品,把铜龙挂面、巴岳茶、天星寨葛粉等14个特色农产品包装成旅游商品。铜梁“花似锦”水果陶瓷刀在第七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夺得铜奖。加快繁荣安居古城、黄桷门风情小镇商贸业态,建成一批城市旅游休憩带、特色美食街、风情酒吧街和旅游购物街。加快餐饮、酒店等服务业发展,全区创建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6家、星级农家乐40家;成功培育25家旅行社及门市部、17家客栈、147家餐饮和345家旅游特色小吃(产品)店。新引进奇彩梦园灯会项目、岳洋宾馆项目、花悦城酒店、靖庐宾馆、水上娱乐世界及花海木屋等项目协议引资30.38亿元。安居古城拟由中铁集团耗资百追亿元打造。今年1—11月,全区接待境内外游客576.66万人次,同比增长45.6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97亿元,同比增长58.96%。
二、存在的问题
(一)景区同质化发展较为严重。黄桷门奇彩梦园开园时,周边花卉观赏类景区较少,声名大噪,游人如织。但不到一年时间,据企业统计,重庆及周边花卉观赏类景区数量达到127家,奇彩梦园受到较大冲击,游客量迅速下滑。西部桂花博览园、爱莲湖湿地公园和金梅印象等乡村旅游“五朵花”景区停留在较为低端的节会旅游观光产品阶段,没有深度差异化发展,不能实现全年常态性经营。
(二)旅游设施不够健全。一是部分景区基本接待设施不健全,安居古城、黄桷门奇彩梦园、三色乡下时光等部分景区能为游客提供基本的食宿和休闲服务,但品种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相当一部分景区食宿等休闲服务设施严重缺乏,游客往往只能停留一两个小时。二是部分景区基础设施有待完善,部分景区的进出道路、停车场、游步道和公厕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到游客的旅游服务体验,甚至在网络上出现了一些负面评价。三是缺乏大型旅游综合功能设施,缺乏全区旅游购物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车站等功能性设施,游客特别是团队游客不能享受到应有的旅游服务。四是“智慧旅游”建设相对滞后,面对游客服务的景区免费WIFI、自助讲解、智慧导游等智慧旅游项目还没有建设。
(三)投资积极性不高。一是部分企业对土地等固定资产的依赖性较强,在未取得景区用地手续之前投资较为谨慎,因此部分景区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条件都不完善。二是部分企业囿于自身实力或经营意识,对于政府补助资金依赖性较大,政府有补助的项目就建,不补助就不建,缺乏建设经营的主动性;部分景区虽已开园迎宾,但在经营管理上不够主动,景区自我宣传营销力度小,对政府的宣传营销依赖较大。
(四)旅游产业效益有待提高。一是部分旅游景区盈利点单一,过度依赖门票经济,食宿、购物、文化、休闲等业态消费较为缺乏。二是部分景区经济效益不好,自我造血功能较差,持续运营能力不足,投资收益存在较大的问题。三是产业整合度不高,景区、酒店、旅行社、旅游商品等企业间的沟通和合作较少,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产业效益。
(五)旅游人才较为匮乏。表现在各旅游企业管理层普遍是“半路出家”,对于旅游行业发展的理解并不充分,甚至一些企业负责人不懂旅游,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素质总体不高,人性化服务理念不到位,服务技能不达标,影响到游客的旅游体验。
(六)一些政府部门服务旅游业的意识还应进一步提高,有的部门缺乏主动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意识和具体措施,如在涉及旅游用地,往往是一禁了之,没有推进建设的意见建议;涉及旅游安全管理,往往是相互推诿,没有担当的精神;部分景区迟迟没有开通旅游公交车线路或运行时间过短;旅游景区卫生室建设管理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三、意见建议
(一)引导景区差异化发展。一是鼓励乡村旅游景区结合自身资源实际,做好山、水、泉、林、洞、田等大地景观文章,创新开发一批与乡村景观结合、与乡村生活结合、与乡村文化结合的,游客参与性强的乡村旅游深度体验项目,力争做到每个景区市场各有划分、项目各有特点、服务各有创新。二是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旅游招商引资和项目审批要注意控制乡村观光类项目的总体数量,避免社会资本盲目进入旅游行业“跑马圈地”;多引进贝妮玩国这样的文化娱乐性项目、悦榕庄这样的精品酒店项目、华侨城这样的主题公园项目、宁波开元度假村一样的休闲度假项目。
(二)引导完善旅游接待设施体系。一是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保障游客能够获得吃、住、行、游、购、娱等良好体验,促进旅游业良性发展。二是陆续建设完善一批区级旅游接待大件,建设铜梁区游客集散中心,完善全区旅游形象展示、信息咨询、团队接待、游客组织、车辆租用等服务功能;建设旅游购物中心,配套旅游团队购物、餐饮、休闲等功能,满足旅游团队购物、就餐需求,促进团队游客增长;建设旅游车站,实现轨道交通和各重点景区间的公路交通无缝连接,满足散客出行需求;建设演艺中心,以市场化的方式打造一台演艺节目,满足游客文化消费需求。三是推进全区“智慧旅游”建设,推进重点景区免费WIFI全覆盖,形成景区自动化管理和游客智慧服务网络基础;推进网络购验票、自助讲解、智慧停车、智慧购物、游戏参与等智慧旅游服务项目建设,整合旅游吃、住、行等信息和消费服务,方便游客实现自助旅游,并通过网络拓展营销服务市场,提升全区旅游服务、管理和效益水平。
(三)引导旅游产业提档升级。一是鼓励旅游企业对现有旅游产品进行提档升级,配套发展文化、休闲、体验、康体、养生等二次消费项目,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消费意愿,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二是利用巴岳山、毓青山、六赢山、琼江、涪江等优质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一批旅游休闲产品和旅游度假产品,将安居古城、巴岳山玄天湖度假区、小北海度假区等创建为国家级、市级旅游度假区,吸引重庆主城区及成渝地区游客前来开展休闲度假、商务会议、康体养生等时间长、消费高、黏性大的旅游活动,促进旅游业逐步由单纯的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和度假旅游转变。三是实施“旅游+”战略。以旅游产业为载体,加强产业整合发展。以景区人流为基础,把景区作为现代无公害农业的展示和体验平台,促使游客从旅游观光客转变成地区无公害农业和有机农业产品的终生用户,从而促进地区农产品的推广和网络销售。以景区场景体现为基础,开发大型实景演绎节目和系列地方文化娱乐节目,促进文化演艺相关产业发展。以重点景区和旅游资源为依托,开发观光车、观光船、索道等线路交通观光产品。以自然环境和地方文化为特色,开发养老养生产品和修学旅游产品。以铜梁区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休闲环境为依托,开发会展、会务、赛事等展会旅游产品。
(四)引导行业整合增效,促进三区“一体化”发展。一是积极发挥铜梁区旅游协会作用,建立企业间交流和合作的机制和平台。引导景区、住宿、餐饮、购物、休闲、娱乐、文化等类别的旅游企业加强业务交流与合作,整合资源共同开发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如“98元游铜梁”产品,肯定能够成为旅游市场的“消费爆点”,但背后需要众多企业的资源整合和消费业务模式创新。二是引导旅游企业通过平台搭建,形成优势市场资源互补,携手发展,建设铜梁大景区,实现吃、住、行、游、购、娱的“一票制”,避免现在企业面临的“单打独斗”发展乏力的局面。积极引导具有旅游发展潜力的地区群众组建合作社、合作协会等,利用自家房屋、土地、果树、水体、树林等,共同参股经营,发展地区特色乡村旅游。三是推进大足-铜梁-合川一体化发展,确立三区互为旅游开发市场,整合资源,促进本地旅游业发展;强化旅游景点整体营销,将合川钓鱼城、铜梁安居古城、大足宝鼎石刻等三个重点旅游产品,策划为渝西文化旅游专线产品,共同对外宣传营销。共同开发跨境旅游资源。合川、铜梁可共同开发涪江水域游船观光产品,有效串联和带动涪江两岸的旅游产品开发。推动区域农旅融合。打造铜梁、大足特色农产品长廊,通过省道309线串联,形成周末休闲旅游目的地。
(五)营造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加强法制环境建设,依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天价面条”、“青岛大虾”、“丽江酒托”等旅游宰客事件,对当地旅游都造成了致命打击,有山东官员称“几亿元打造出来的‘好客山东’品牌,被38元一只的青岛大虾毁于一旦”,为了维护旅游秩序,海南省三亚市还专门设置了旅游警察支队,可见法制环境建设对旅游良性发展的重要意义。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管理和旅游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旅游开发、经营、服务中的违法行为,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旅游行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启动制定旅游服务地方标准。二是要加强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利用自然保护区等自然资源建设旅游项目,应当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不得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利用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以及其它历史人文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应当保持其特有的历史风貌,不得擅自改建、迁移、拆除。严格旅游项目开发综合环境评估工作,对于环评有问题的项目严禁上马;按旅游功能区划分禁建区、控制区,生态区尽量减少建设,多将旅游接待服务功能纳入城镇,实现“景区搞体验,城镇搞接待”,保护好巴岳山、毓青山、小北海等区优质生态旅游资源;严格控制旅游接待设施建设体量,提倡使用新型材料、现有设施和临时建筑,减少固定设施建设;提倡使用环保新理念、新技术,提倡和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保障旅游发展区垃圾、污水、气味等不对环境造成过多影响。三是加强政务环境的建设,国土部门应重点解决支持旅游企业使用现实荒地、滩地等建设旅游设施等问题,交通部门应重点解决城区内旅游大巴车辆区域停放、乡村道路通行和重点景区公交线路开通管理等问题,水电气和通信等国有企业应重点保障旅游发展区的生产经营要素保障等问题。只有各部门、各国有企业切实关心和支持旅游业的发展,才能灵活地运用现有政策支持旅游企业的发展。
(六)促进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未来的旅游行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建议:一是建立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定期培训的机制,指导企业管理人员通过考察、进修、交流和自学等方式提高旅游管理能力;二是鼓励企业通过引进旅游职业管理团队方式加强企业的专业化管理和人才培养;三是建立旅游人才专家库和服务机制,组织旅游专家与旅游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协助旅游企业推进项目建设和实现精细化管理;四是定期组织旅游技能大赛,搭建旅游从业人员展示、学习、交流的各种平台,鼓励旅游从业人员提高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技能,从而整体提升行业服务质量。
(区人大教工委调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