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 正文

关于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
2015-11-25 10:29:58   来源:   点击:

按照区人大常委会年初的工作安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询问工作组,先后到12个镇街26个学校实地进行调研和视察,召开座谈会7次,听取区教委和31所学校工作汇报,对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情况报告于后。

一、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主要情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战略性任务,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长期任务。按照国家教育部和重庆市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有关要求,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于2010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全区义务教育战略性任务之一,纳入“十二五”和“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采取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校点布局,建立健全制度,提升队伍素质,打造学校文化,创新管理机制等措施,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发展,校际差距呈现明显缩小态势对照《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督导评估指标体系》13个核心指标达标要求,全区64所小学除生均校地、生均校舍、生均体育场馆3项指标不达标外,其他10项指标基本符合要求;21所初中除学历提高、生均体育场馆2项指标不达标外,其他11项指标全部达标,本实现了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初步均衡

(一)强化保障水平落实,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全区教育投入做到了“三个增长”和“一个比例”年,全区教育经费投入达33.18亿元,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分别为34.2、0.16、0.16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例逐年提高分别为21.1%、21.8%、22%二是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成效显著。近年来,我区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近10.5亿元,用于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巴川小学、第二实验小学、实验中学、全德小学、外国语实验小学迁建和核心区小学新建工程。目前,巴川小学、第二实验小学迁建已经完成并顺利投入使用。实验中学、全德小学、外国语实验小学正加紧建设,将于2016年投入使用,有效解决城区人口聚集效应导致教育资源总体不足的问题。今年,已经启动北城小学、关溅小学和社济小学迁建项目。明年,拟启动蒲吕中学(铜梁中学蒲吕校区)、旧县小学、大庙小学、虎峰小学、安居中学、安居小学共5所中心镇学校迁建工程,破解镇街学校基础建设发展瓶颈。三是健全完善了教育救助体系。成立“铜梁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全覆盖资助体系。2012年至2014年,全区共为5.2万余人次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资助资金3140万元,为6000余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爱心午餐”,资助资金达300余万元。每年政府投入资金2000万元,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了饮用奶工程。四是严格了教育经费管理。加强全区教育经费的管理,建立了财务公开、招投标、集中采购、内部审计等制度,加大了对经费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理力度,确保各项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及其他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符合规定。建立预防化解基础教育债务机制,截止2013年底,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债务得到全部消减,义务教育实现“零举债”。同时,保证了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教育资金教育城市建设配套费用按规定全额用于教育。

(二)强化办学条件改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定并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项目建设规划,实现“校校得实惠、校校有变化、校校有发展”的目标在硬件上基本做到无弱校是实施中小学校安工程。对全区所校舍进行安全鉴定,三年用于农村薄弱学校建设专项资金6900余万元,累计拆除D级危房1.1万平方米,加固改造校舍11.7万平方米,全面消除了D级危房。2014年,争取资金4393万元,完成了70所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18所学校食堂维修改造项目是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扎实提升教育技术装备升级年来,累计投入经费1.3亿元用于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其中上级专项经费4100万元,区财政专项经费8900万元建成标准化实验室共154六大功能室共521间图书室252间,配齐仪器器材,制定了管理与使用。投入3200余万元修建塑胶运动场41块面积近14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了全区镇街中心学校塑胶运动场全覆盖积极推进“三通两平台工程”建设,建立覆盖全区中小学的“校校通”工程,建成铜梁区教育云计算中心,推进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数字教育资源及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步伐,逐步实现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网络资源优质共享是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新(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19所,制定《铜梁区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为每所学校配齐了管理人员

(三)强化师资素质提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建立“长效+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模式。出台《师德师风二十条规定》,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价和学校党政领导绩效考核内容,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二是加大城乡干部教师的交流力度,优化教师结构出台《区学校干部教师互派顶岗支教实施办法》,建立城乡学校教师定期交流、顶岗支教区域内教师轮岗、城区小学遴选和干部上挂下派、学校结对帮扶制度,并在充分考虑学校生师比、学历结构等因素的基础上,继续交流部分初中教师到小学任教,优化教师结构,城乡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安心乐三是建立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考核验收制度。建立4个首批区级名师工作室为重点,评选出区级骨干教师1162名,市级骨干教师105名,区级教学名师23名、市级教学名师2名,形成了一支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骨干队伍,全区师资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四是切实抓好教师培训。2014年,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自培与他培、高级研修与全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校级干部培训10余批次,参训学员达600余人次。建成教研训一体的教师进修学校,通过素质提升工程、领雁工程、教师执教能力等培训,开展区级集中培训50余次,参训教师6000余人次选派教师参加国培、市培2200余人次教师全员培训参训率达100%,开展音、体、美教师的转岗培训,全面达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的专任教师学科配套的有关指标在软件建设上拉近了城乡学校差距

(四)强化教育环境优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坚持做好政务公开。充分发挥教育门户网站的宣传、导向作用,及时公开教育政策、法规以及区域内办学情况。二是完善招生制度。合理确定、及时调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和范围,严格实行划片招生,并向社会公告,引导生源合理分流,全区适龄儿童100%依法入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设重点校、重点班,实行随机均衡编班,合理搭配师资,择校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实行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政策,指标比例达到70%是畅通联系渠道,化解教育难点。畅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联系教育的渠道,积极为他们了解、反映教育热点问题搭建平台。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网络建设。

(五)锐意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创新办学理念,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对学校及学生分别提出了“规范+特色”“合格+特长”的发展要求。目前,双语教学、书法艺术、剪纸艺术、龙舞课堂、书香校园、德馨校园、小班化教学等特色学校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各学校已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办学特色,办学水平得到整体提高。二是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实施“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2014年开展了“有效课堂人人过关”活动,全区5800多名教师,以课堂为“主阵地”、“四过关”为行动策略,课堂教学形成了“基本式+变式”的多样化形态,课堂改革成效初显,中小学立项区级课改专项课题69个、立项市级课题5个,教育科研课题结题11个,区教育科研课题结题20个“铜梁区第十二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教育著述评奖和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评选优秀教育科研成果30项优秀教育著述66项教育科研先进集体20个教育科研先进个人30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开展以精神引领、文化育人为主题的“洁雅”行动年和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年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感恩教育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执行减负提质“1+5”行动计划,以体育、艺术、科技为突破口,开展课程辅助活动学校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和“2+2”项目,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区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均为100%、毕业率均为100%。在校生年巩固率、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习比例超过市平均水平教育质量差距呈现明显缩小态势。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城区和镇街小学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供需矛盾仍然存在。城区小学大班额和超大班额现象突出,特别是金龙小学平均班额达到了80人以上。

   二是部分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不够合理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任重道远,教师引进和交流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三是教育管理体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我区许多小学特别是城区和中心场镇小学,生均用地、生均校舍、生均运动场馆严重不足,制约了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五是城区和中心场镇小学校园周边安全隐患突出。土桥中小学、实验二小等学校校门紧邻公路主干道,道路未设置红绿灯、斑马线和警示标志;实验一小、巴川小学、金龙小学等学校在上放学时段,校门外人车混杂,交通拥堵,存在严重交通安全隐患。

三、意见建议

(一)实现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目标,努力打造基础教育强区。进一步总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经验,不断开拓新思路,出台新举措,缩小校际差距,争取早日把我区建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和基础教育强区。

(二)科学规划教育用地,合理实施校点布局和学区调整。继续坚持学校建设优先的原则,抓住危旧房拆迁改造和新区开发机遇,在留足留好教育用地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好教育用地实施校点布局和学区调整,要充分发挥教育门户网站的宣传、导向作用,及时公开有关教育政策、法规以及区域内办学情况畅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联系教育的渠道,召开听证会、学生家长意见会,广泛征求意,妥善平稳实施。在旧城改造、新区开发时同步推进学校配套建设,切实解决城区和部分城镇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在学校合并、新建、改扩建过程中,加强统筹,解决部分城镇学校生均占地面积不足、生均建筑面积偏小的问题。

(三)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提高教育保障水平。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的意见》(国发〔2011〕22号),在确保教育经费做到“三个增长”和“一个比例”的同时,加大城市教育费附加、城市建设配套费、地方教育附加和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的力度,增加教育投入总量,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保障。

(四)创新人事管理机制,解决教师结构不合理问题。采取顶岗、支教、互派、转岗等多种交流的形式解决学校学科不配套、缺教辅人员的问题。积极创新教师补充机制每年新增教师不低于200人,解决部分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同时严格执行教职工附加编制的核定和补充办法。探索教师“管校用”机制,按办学规模定编定员,全面落实“竞聘上岗,合同管理”。

(五)完善体制机制,促进教育健康发展。按照《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要求,理顺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经费的统筹管理,强化财政、审计部门对教育经费的监督指导。

(六)加强学校安全监管,着力解决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隐患。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开展一次校园安全检查,摸清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时妥善处理。同时,要加强学校对学生及家长的安全教育;要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应急预案,开展交通、地震、火灾、校园踩踏等灾害预防的演练。

                   (区人大教科文卫工委整理)


上一篇:关于我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下一篇:化解重点信访案的对策思考 铜梁区人大常委会重点信访案专题调研报告

置 顶 打 印】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重庆市铜梁区人大常委会 渝公网安备 50022402000206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